音頻解讀|關于《重慶市潼南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2023年)》的音頻解讀
?
近日,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重慶市潼南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2023年)》(以下簡稱“調整方案”),為便于各單位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政策內容,現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及政策依據
按照《生態環境部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指導意見(試行)》(環環評〔2021〕108號)以及《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20〕11號)等文件要求,根據《重慶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工作實施方案》、《重慶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更新調整實施細則》,結合潼南區“十四五”區域發展戰略、生態環境目標,系統開展潼南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形成與潼南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適應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二、制定目的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主線,分析區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形勢,根據潼南區實際和“十四五”相關規劃及政策要求,確保立足實際、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系統調整“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完善與潼南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適應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三、制定過程
按照要求,潼南區生態環境局牽頭開展我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起草工作,起草過程中,先后多次征求了區級部門及單位、社會公眾意見。2023年4月到8月調整成果通過了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的3輪專家技術審核,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重慶市潼南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2023年)》。《調整方案》作為2023年潼南區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之一,開展了合法性審查,取得相關部門的通過審核意見。
四、適用對象
《調整方案》適用于政府部門、企業。可應用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工業園區管理、用地審批、項目投資建設等重要領域。
五、主要內容
(一)深化原則。《調整方案》明確了調整原則,要堅持底線約束、強化空間管控、突出分類準入,差異化調整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二)細化單元。環境管控單元調整后全區國土空間按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三大類劃分為21個環境管控單元。其中,優先保護單元7個,面積占比5.1%;重點管控單元10個,面積占比48.1%;一般管控單元4個,面積占比46.8%;優先保護單元主要為區內城市飲用水源地、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水土保持區以及生態紅線劃定的范圍。
(三)強化要求。總體管控要求作為重點管控單元市級總體管控要求的補充和完善,在調整后的重點管控單元市級總體管控要求上進一步篩選、細化、優化,形成了總體管控要求12條。
六、針對《調整方案》進行問答式舉例解讀
問1:“三線一單”是指哪些?
答:“三線”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一單”是指環境準入清單。
問2:《調整方案》里的“優先保護單元”包含哪些?
答:主要包含生態保護紅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自然保地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依法禁止或限制開發,確保生態環境功能不降低。主要強調空間用途管控,以禁止、限制開發為主。
問3:“調整方案”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應用于服務國家、全市和我區重大發展戰略實施的全過程。二是應用于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等生態環境治理的各方面。三是應用于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工業園區管理、用地審批、項目建設等重要領域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底線約束和決策支持作用。
問4:“三線一單”調整方案對企業而言需要注意什么?
答:當企業在當地開展項目建設時,需結合《調整方案》分析在選址、布局、污染物排放和生態環境影響方面的合理性,避免產生與管控要求沖突而出現的項目不能啟動等問題,以免造成企業財力、物力損失。
問5:本次調整的重點是什么?
答:結合潼南區經濟社會現狀和發展戰略,綜合把握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圍繞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重點園區(企業),識別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從生態、水、大氣、土壤和資源利用等方面識別突出戰略性問題和薄弱環節,并把問題集中的區域作為“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的工作重點。
七、政策咨詢渠道
政策咨詢部門:重慶市潼南區生態環境局行政服務審批和環境督導科。
咨詢電話:023-8165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