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改專項貸”實施方案(2023—2027年)》政策解讀
《重慶市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改專項貸”實施方案(2023—2027年)》政策解讀
2023年7月21日,經市政府同意,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人行重慶營管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聯合制定了《重慶市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改專項貸”實施方案(2023—2027年)》(渝經信規范〔2023〕10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方便社會公眾全面了解有關政策,現作如下解讀。
一、《實施方案》制定背景和依據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工作,先后印發相關政策文件。為貫徹落實《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財政金融聯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通知》(渝府辦發〔2022〕81號)文件要求,市經濟信息委聯合市財政局出臺《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和擴大再投資政策措施》,明確提出:“探索財政資金更多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建立擔保機構、銀行及市、區縣兩級政府風險分擔補償資金池,加大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產業鏈協同技改項目信貸支持力度”。為此,市經濟信息委聯合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人行重慶營管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聯合研究制定了《重慶市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改專項貸”實施方案(2023—2027年)》,旨在通過政策支持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投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實施方案》工作目標
以先進制造業領域上市企業、“雙百”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為重點,每年安排一定專項資金,用于“技改專項貸”貸款貼息和擔保補助,撬動銀行信貸資金用于支持重點企業生產設備及軟件購置、網絡建設方面技改投入,到2027年全市技改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比重提高至40%以上。
三、《實施方案》重點任務
(一)項目入庫。建立“重點技改項目儲備庫”。入庫流程為企業自主申報、區縣經信部門初審、市經濟信息委復核后推送給金融機構。入庫標準為重慶市轄區內企業在2021年1月1日后依法辦理核準或備案手續且設備及軟件網絡投入1000萬元(含)以上的在建、擬建技改項目。
(二)銀行遴選。鼓勵在技術改造項目信貸方面具有一定基礎和規模,能夠在全市范圍內創新開發“技改專項貸”金融產品或服務方案,且項目貸款利率上限不超過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40個基點(BP)的銀行金融機構加入合作銀行金融機構范圍。
(三)項目推送。納入“重點技改項目儲備庫”的企業,由市經濟信息委定期推送給合作銀行,由合作銀行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篩選確定貸款項目及額度。納入“重點技改項目儲備庫”的企業也可自主與非合作銀行對接,提出貸款申請,簽訂項目貸款協議。
(四)配套政策。一是貸款貼息。對獲得“技改專項貸”支持的項目,市經濟信息委按照不超過實際貸款利率(納入貼息貸款金額不超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所發生的設備購置及安裝、軟件購置、網絡建設等軟硬件投入)的50%給予貸款貼息支持,單個企業項目每年貼息上限為100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二是擔保費補助。對為“技改專項貸”項目提供擔保且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融資擔保機構,市經濟信息委按不超過實際擔保費率(最高不超過項目設備購置及安裝、軟件購置、網絡建設等技改軟硬件投入)的50%給予補助,單個企業項目擔保補助上限為10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
四、《實施方案》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成立重慶市“技改專項貸”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集市級相關部門、區縣、合作銀行、擔保機構及企業進行座談,通報工作進展,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二)建立賽馬激勵機制。將“技改專項貸”發放情況納入工業經濟“五色圖”通報和“抓項目促投資”專項行動“賽馬”激勵機制,定期開展通報。
(三)加強宣傳推廣。結合融資服務培訓、金融服務進企業、線上金融知識培訓等工作,加大對“技改專項貸”工作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