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
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潼南區小渡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小渡府﹝2020﹞57號
各村、社區:
經鎮政府同意,現將《潼南區小渡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望遵照執行!
(此件公開發布)
潼南區小渡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辦發﹝2017﹞166號)、《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19﹞82號)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決策部署,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成效,著力推動小渡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二)實施范圍
小渡鎮公共機構,包括黨政機關,學校、文化、醫療等事業單位。
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建設劉家村、高壩村、皂角村、薛沱村、峽石社區、園灘村、黃坪村、黃堡村、雙壩村、大土村等十個村。
(三)分類標準
1.有害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2.易腐垃圾。主要包括:相關企業和公共機構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
3.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4.其他垃圾。指上述三類范圍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四)責任分工
鎮財政所:負責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經費保障;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配合區級有關部門爭取中央、市級專項資金及政策的支持。指導、督促相關責任單位按目標開展并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相關工作。
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公室:牽頭組織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導、督促相關責任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建立完善記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垃圾種類、產量、去向等內容的臺賬制度,按目標開展并完成本單位及下屬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
教辦:負責組織開展和監督指導全區學校、幼兒園及其他教育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積極開展校園內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宣傳和推廣工作;牽頭組織編寫學生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課本和讀物。建立完善記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垃圾種類、產量、去向等內容的臺賬制度。指導、督促相關責任單位按目標開展并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相關工作。
小渡鎮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指導、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做好餐廚垃圾收集及分類相關工作。建立完善記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垃圾種類、產量、去向等內容的臺賬制度。指導、督促相關責任單位按目標開展并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相關工作。
(五)工作目標
2019年,完成四個垃圾分類村。
2020年,完成六個垃圾分類村。
2022年,全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建成。
二、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一)開展示范片區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要以行政村為單元,選擇不同類型的社區、小區、行政村開展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并根據示范情況逐步擴大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范圍,積極引導居民自覺、科學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農村要以示范村建設為基礎,以點帶面,逐步擴展延伸,實現全域覆蓋。
(三)夯實學校教育基礎。鎮教辦要依托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平臺,加強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以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動,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目標,培養良好文明習慣。
(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鎮宣傳部門要牽頭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等志愿服務活動。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要積極引導各類群體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尤其要發揮青少年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引導其帶頭踐行綠色生活方式,讓綠色、低碳、公益成為更多青少年的時尚追求。“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等志愿服務活動要把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作為重要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宣傳、主題實踐。
三、加快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建設
(一)完善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方式。推進精準分類投放,引導居民在家中分類設置其他垃圾(干垃圾)和易腐垃圾(濕垃圾)桶,做好日常“干濕”兩分類的基礎上,實施“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分類,采取循環定時單獨投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比例。濕垃圾要采用專用容器盛放,減少塑料袋使用,逐步實現濕垃圾“無玻璃陶瓷、無金屬雜物、無塑料橡膠”。農村地區在推進日常“干濕”兩分類的基礎上,可因地制宜推行“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分類,具備條件的可單獨投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就地堆肥、漚肥、還田處理。鎮相關部門和村社要落實指導員制度,強化現場引導,糾正不規范投放行為,做好臺賬記錄。結合實際探索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樓層撤桶,建立方便可行的分類投放體系。
(二)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相關責任單位應綜合考慮各自區域優勢、發展水平、小區居民生活習慣、各類垃圾成分百分比等方面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優勢力量,循序漸進,建立完善切實可行的生活垃圾分類日常管理措施及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臺賬,設置符合國家及本市相關要求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并分類噴涂統一、規范、清晰的標志和標識,確保功能完善,干凈無味。公示收集站點分布、開放時間,以及各類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置責任單位、收運頻率、收運時間和處置去向等信息。同時應嚴格履行相關工作職責,按照分類投放要求,積極引導單位和個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同時對不符合分類投放要求的行為予以勸告、制止。
(三)防止分類運輸“先分后混”。以全程分類為目標,積極推廣市場化、專業化運輸模式,支持專業運輸公司承擔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工作,嚴防“先分后混”。要按照轄區各類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合理確定收運頻次、收運時間和運輸線路,配足、配齊分類運輸車輛。車輛應分類噴涂統一、規范、清晰的標志和標識,標明運輸生活垃圾種類。中轉站點要滿足分類運輸、暫存條件,并符合密閉、環保、高效的要求。要強化運輸環節管理,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做好物業單位和環境衛生部門的銜接,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裝混運”。有害垃圾運輸要嚴控污染,確保環境安全。
(四)提高適應分類的處理能力。加快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相匹配的分類處理系統,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建設,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加快有害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分類收集后的有害垃圾,屬于危險廢物的應按危險廢物管理,確保環境安全。根據分類后的其他垃圾產生量及其趨勢,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按照區域共享原則,加強易腐垃圾處理設施統籌規劃建設。力爭2019年底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甘泰規模化生物能源工程項目),統籌解決好易腐垃圾處理問題,嚴禁利用餐廚垃圾違規飼喂生豬。
四、強化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建立“一把手”親自抓的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要于2019年9月底前完成方案制訂,細化工作目標,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工作力量,持續抓好落實。要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及配套措施,率先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統籌其他領域垃圾分類工作,區分種植業廢棄物、養殖業廢棄物、投入品包裝廢棄物,推進農業生產垃圾分類工作。
(二)強化黨建引領。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依靠村社黨組織,統籌村委會、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力量,發動黨員骨干、熱心市民、志愿者等參與、監督生活垃圾分類,努力形成居民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志愿者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三)強化法治保障。堅持依法治理,嚴格實施《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結合實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通過教育、處罰、拒運和納入社會征信體系等方式約束行為,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法治保障水平。
(四)強化宣傳發動。鎮文化服務中心要通過文明城區創建載體和“文明在行動、重慶更潔凈”等活動,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進機關、進學校、進村社、進家庭、進企業、進景區。媒體要加大公益宣傳力度,要利用宣傳欄、宣傳單等開展宣傳,切實提高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的認識,培養市民生活垃圾分類習慣。
附件: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名單
附件
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名單
分類范圍 |
試點區 |
備注 |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 |
全覆蓋 |
|
學校 |
小渡小學,小渡中學,小渡幼兒園 |
|
醫院 |
小渡鎮醫院 |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