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桂林街道辦事處關于印發《桂林街道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搶險預案》的通知
?
?
?
?
?
?
?
桂林街道〔2023〕44號
?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桂林街道辦事處
關于印發《桂林街道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搶險預案》的通知
?
各村(社區)、各辦(所、站、隊、中心)、各直屬單位:
為了切實做好桂林街道2023年地質災害和房屋災害防災、減災、搶險工作,最大限度地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使地質災害防災、搶險工作高效、有序地運行,現將《桂林街道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搶險預案》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文件要求,完善組織機構和應急搶險預案,做到責任落實、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災害的損傷和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穩定。
(此頁無正文)
?
?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桂林街道辦事處
??????????? ?? ??????????????????????? 2023年3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
?
?
?
?
?
?
?
?
?
?
?
?
?
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搶險預案
?
第一章 地質災害防治
?
一、地質災害防治
(一)街道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桂林幅員面積80.39km2,地質災害易發程度以低易發為主,非易發次之,中易發面積相對最少。中易發區面積4.2km2,低易發區面積約60.5km2,非易發區面積15.69km2。截至2023年2月底,桂林街道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處,主要有滑坡、崩塌、危巖等,分布于桂花社區、高廟社區。由于地質災害本身所具有的隱蔽性、突發性和破壞性,從而對人民生命財產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二)防災預案落實情況
1.強化防災宣傳,增強防患意識。按照預案要求定期開展地質災害預防知識宣傳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全國“安全生產月”、“地球日”、“土地日”等活動,采取街頭發放資料、橫掛宣傳標語、街頭播放防災知識和地災案例等形式進行了宣傳;二是規劃和自然資源所人員深入基層,向群眾宣講地質災害防范、災前先兆以及臨災撤離等防災避險知識;三是按照市區的安排開展了潼南區農村地質災害宣講活動,近年街道共開展宣傳15次,發放宣傳資料600多份,書寫大小標語15條,全年共投入宣傳費用3萬元。
2.建立預警預報體系,落實防災救災措施。18個村(社區)在總結上年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街道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并上報了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備案;同時街道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相關文件,重新成立了以辦事處主任負總責,分管副主任具體抓的地質災害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群測群防預警體系,建立了24小時值班制度和巡查、速報等制度。
3.強化隊伍建設,提升防災救災效力。街道成立了以街道干部、民兵為基礎力量的地質災害應急搶險隊伍,進行了地質災害搶險知識的培訓和演練,為災前和災后的搶險、救災、重建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高度重視,加強汛期地質災害巡查。街道組織規劃和自然資源所、應急辦等加大對各村(社區)的巡查力度,督促完成各項防治措施,抓大不放小,做到了全方到位,不留死角。由于高度重視、措施得力,有效地降低了地質災害的發生,全年未發生一例人員傷亡事故,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生。
二、存在的問題
(一)地質災害防治監測人員配備不足;
(二)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嚴重不足;
(三)個別村(社區)統計上報災情數據不真實、不全面,界定不準確;
(四)各村(社區)對地質災害防治和搶險配合、信息資源共享等機制還不夠完善。
三、2023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023年桂林街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在認真總結工作經驗方法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社會為指導思想,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街道發展的目標、任務、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為街道辦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搞好排查,掌握情況
街道將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在汛期未到來之前組織人員,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一次全面排查,摸清情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重慶市地質災防治管理辦法》和本預案的要求,制定專項預案和個案。
(二)2023年重點隱患點的監測及防治
2023年,繼續加強對重點地災隱患點的監測,對部分其它隱患點落實到具體的村社、人頭,并對有可能發生的地災隱患點及時組織人員、物資進行加固、排險;對無法整治或整治難度大的地點,實行搬遷或拆除。
(三)農村地質災害監測及防治
由于農村面廣人稀,災害點較隱蔽,對地質災害的防治較困難,所以對農村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采取群測群防的手段,要發動群眾都來參與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1.對已排查出的災害點要加強監測,對危害到三人以上的災害點要落實專人重點監測,做好監測記錄,發放地質災害明白卡(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加大巡查力度;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地質災害點要增加監測人員、落實監測措施,加強監測和巡查;對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村(社區)要在汛期前組織受災害威脅的群眾進行搬遷,以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組織人員深入農村、深入農戶,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和培訓,使廣大群眾了解地質災害發生的前兆,明確撤離信號和路線。尤其是在“兩卡”要求范圍內的群眾,必須要讓他們按照“兩卡”的要求統一熟練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的前兆與撤離信號、路線、安置地點和聯系方式等。
3.各村(社區)要以小組為單位選5名以上責任心強、辦事認真、身體健康、熟悉情況、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農村社員作為本村社的群測群防人員,負責本村社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其坡度較高,地質災害發生較多的村社必須配備多名群測群防人員。
4.結合街道實際情況盡快建立健全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以更好地對地質災害進行監測、巡查、預報、搶險,以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5.對規模小、危害程度不大的農村地質災害隱患點由各村(社區)組織社員自力更生、投工、投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對不易治理的農村地質災害點要及時安排農戶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逐步搬離,危險區域內不再進行建設用地審批。
6.對危害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建立監測預警系統,制定專項防災預案,明確撤出線路,一旦出現臨災現象,立即組織社員撤離。
(四)做好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為從源頭上防治已建待建工程地質災害的發生,必須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防治已建待建工程該評的不評、漏評、亂評的現象發生。如有此現象的發生,要及時上報區有關部門。
(五)做好災民安置重建
對受地質災害威脅或遭受災害損失的房屋,經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管部門技術人員現場鑒定,確需搬遷重建的,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管部門出具鑒定手續,建房戶憑鑒定手續到相關部門優先審批,減免一切費用,緊急情況可先建后批。對受威脅或受災特別嚴重的群眾,按照相關要求,經批準后可上報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爭取從“潼南區地質災害防治基金”中給予一定的安置補償費。
四、分工明確,職責落實
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市政府115號令)的有關規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必須責任明確,職責落實,堅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將災害的搶險工作和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應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規劃和自然資源所:負責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代表街道編制轄區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和應急搶險預案,監督和檢查各村(社區)對地質災害預案的制定、落實和執行情況;組織對轄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
應急管理辦:會同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對轄區的地質災害預案和各村(社區)預案的落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配合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對地質災事故的調查和責任認定。
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對轄區工程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和應急搶險預案的編制,配合轄區內的工程地質災害進行防治和處理,配合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對建設中各工程建設單位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配合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做好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
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轄區河道、塘埝、水利工程等地質災害的防治、監測和預案的編制,配合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水務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學校:負責各自學校的地質災害防治和預案的編制、執行,配合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對各學校周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
其他科室:各自負責所管轄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配合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
?
第二章 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搶險
?
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全街道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快速、及時、妥善處置突發性地質災害和地災險情,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和諧發展。
二、組織機制
(一)成立桂林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搶險救援指揮部
指揮部負責應急指揮、統籌協調處置、特大地質災害和地質災害險情排危。指揮長由辦事處主任擔任,副指揮長由辦事處分管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分管應急的副主任擔任;紀工委、規劃和自然資源所、民政和社區事務辦、財政辦、應急管理辦、派出所、社區中心衛生院、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為指揮部成員。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事故調查、現場搶救、治安防范、醫療救治、交通管理、善后處理等搶險救援工作組,分別由成員單位抽派人員組成。
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搶險救援指揮部組成人員如下:
指 揮 長:舒紅福?? 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副指揮長:楊? 林?? 黨工委政法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曹? 用?? 辦事處副主任
成??? 員:夏巾晶?? 黨政辦公室主任
羅玲玲?? 黨建辦公室主任
李海燕?? 財政辦公室主任
王胤答?? 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公室負責人
段? 茜?? 民政和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人
楊勝學?? 平安建設辦公室負責人
劉秋谷?? 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奚? 洋?? 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主任
譚? 雯? ?社區事務服務中心負責人
彭? 靜?? 社區文化服務中心主任
周? 波? ?農業服務中心主任
羅筱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周子文? ?派出所所長
文? 麗? ?司法所所長
張? 奎?? 規劃與自然資源所所長
陳? 竹? ?教管中心主任
18個村(社區)書記(主任)
街道地質災害防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規劃和自然資源所辦公室內,由張奎任辦公室主任,賴建華、唐全苓、張明才等為成員,負責日常防災工作。
1.向區政府報告重、特大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情況;
2.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及處置指令,啟動相關處置預案和采取其他措施;
3.收集、掌握地質災害相關信息,決定采取重大應急處置措施;
4.負責指揮、調度、調動警力、民兵及街道有關科室、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協調社會有關搶險救援力量,共同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5.決定對地質災害現場進行封閉和對交通實行管制等強制措施。
應急管理辦:協調配合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調查處理,對有關責任單位和個人提出處理意見建議。
民政和社區事務辦:負責撤離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規劃和自然資源所:負責組織、協調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調查工作,同時組織專家和專業單位制定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方案,并積極組織實施。
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組織開展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監測;組織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制定應急排危方案并組織實施。
財政辦:負責落實救災資金并及時籌集調度,確保救災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紀工委:依法負責對有關部門、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以及災情處置情況實施監督。配合上級紀委監察部門對有關部門、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在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中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進行查處。
派出所:負責指揮地質災害現場警戒、道路交通管制、維護地質災害現場的治安和組織人員疏散。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參與地質災害搶險救援。
社區中心衛生院: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對傷病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及時組織相關醫療單位對災區疫情進行控制。
各村(社區):負責及時組織力量趕赴地質災害現場,搶救傷員,控制地質災害現場,牽頭組織地質災害發生后的善后處理。
(四)搶險救援工作組職責
綜合協調組:由黨政辦牽頭,規劃和自然資源所、派出所等職能部門參加。任務是負責傳達搶險救援指揮部領導指示,報告災害處置情況,協調有關搶險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地質災害調查組:由街道辦事處主任牽頭,有關科室配合。主要任務是對發生地質災害的原因進行調查,核實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并通過現場指揮部向區政府報告發生地質災害發生的初步原因。
治安防范組:由派出所牽頭,組織公安干警及當地有關人員維護現場治安秩序。
現場搶救組:由現場指揮部確定成員單位,主要由參加搶險的救援力量組成。任務是迅速搶救遇險、受傷人員,安全轉移人、財物等。
醫療救護組:由社區中心衛生院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將重傷員送醫院搶救,為重傷員的治療提供醫療技術支持。
交通管制組:由派出所牽頭,負責災害現場交通管制,疏導道路交通,確保應急搶險工作的順利進行。
善后處理組:由辦事處牽頭,民政和社區事務辦配合,受災單位參加,任務是做好遇難、受傷人員及家屬的安撫和補償工作。
突發性地質災害險情(災害)發生后,受地質災害影響或知情者應當立即向街道報告,辦事處接到報告后按照等級、時限和報告原則:特大型地質災害、大型地質災害、中型地質災害在10分鐘內立即向區人民政府報告,在1小時內以書面形式上報區人民政府同時抄送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小型地質災害在2小時內上報區人民政府同時抄送區規劃和自然資源所局。
突發性地質災害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發生時間、地點、受災單位。
(二)地質災害災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地質災害險情的潛在危險程度、危害程度估計及發展趨勢的初步評估。
(三)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發生原因初步判斷。
(四)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情況。
建立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信息采集、處理制度,確保應急處置期間的信息暢通。各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參與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單位、搶險救援單位和工作人員,必須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以確保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后相關單位和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搶險救災。
(二)搶險救援力量保障
由地質災害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確定成員科室,主要由參加搶險的救援力量組成。規劃和自然資源所按照有關政策聯系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資質單位,為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提供無償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援的有關科室,應準備應急搶險救援的設施、設備,在處置可能的化學危險品泄露事故中應準備必要的防護服,保證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的需要。
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基金,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和搶險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規劃和自然資源所要做好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檢查工作,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調查制度和災情速報等制度,及時準確的上報災情信息。5—10月執行地質災害日報制,有災報災,無災報平安;發生重大災情時要隨時上報。
?
第三章 兩處地災點的應急搶險
?
一、避險轉移撤離啟動
根據降雨閾值劃分撤離范圍。12小時降雨大于140mm或24小時降雨大于250m(特大暴雨)時。
二、避險轉移撤離范圍及人員
2處風險源威脅范圍,撤離人數8戶31人。(楊家勝屋后滑坡威脅1戶6人,楊家屋基骨滑坡威脅7戶25人)
三、避險轉移撤離組織
避險轉移撤離工作采取“層層包干”方式進行。收到撤離信息后,包村社領導要迅速調度村社干部組織開展緊急撤離避讓工作,做好撤離避讓情況的跟蹤督促和檢查指導。各村避險轉移撤離小組要迅速組織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按照撤離預案中的路線撤離至安置場所。
四、避險轉移撤離安置
由各村(社區)組織,在受威脅群眾撤出危險區后,采取緊急避難場所集體安置、投靠親朋臨時安置進行分類安置,各村(社區)要根據本預案,提前落實好撤離人員安置方式,并做好人員登記。
第四章 預案的管理與更新
?
一、預案的管理
各村(社區)和各村(社區)應當參照《桂林街道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搶險預案》制定本行政區域和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搶險預案。
二、預案的更新
(一)本預案在沒有新的預案出臺前長期有效;
(二)本預案依據國家和市級有關地質災害法律法規和政策,由規劃和自然資源所會同相關科室每年進行修改一次,經修改后報辦事處批準實施;
(三)本預案更新期限最長為5年。
三、預案的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
?
?
?
?
?
?
?
?
?
?
?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桂林街道辦事處???? ? ?? 2023年3月28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