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應急管理局關于加快構建聯勤應急救援機制建議的復函
潼應急函〔2025〕35號
??
重慶市潼南區應急管理局
關于加快構建聯勤應急救援機制建議的復函
?
阮文江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構建聯勤應急救援機制,健全完善“消警醫”聯動協作的建議》(政協重慶市潼南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提案第051號)收悉。潼南區應急管理局高度重視,會同區衛生健康委、公安局、消防救援支隊等協辦單位認真研究,結合工作實際,現答復如下:
一、強化機制建設,構建協同聯動的“消警醫”新格局
一是完善指揮調度體系。印發《潼南區突發事故災難及自然災害應對處置部門協調及指揮調度運行機制(試行)》,進一步理順應急指揮處置體制機制,明確各自職責和分工,實現黨政、部門、軍地、區域、社會組織之間的協調聯動。二是深化信息共享。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實時共享信息。防汛、防火、防疫等重要節點、敏感時段實現多部門聯合值守、一體化響應,全面打通“救援綠色通道”。三是強化智慧平臺支撐。充分運用數字重慶建設成效,利用數字工作臺、智能預案實現應急、公安、消防、交通、衛生等部門突發事件信息秒級共享協同。依托“社會·渝悅·智慧急救”平臺,實現急救資源“一圖可視”、指令“一鍵直達”。
二、夯實救援基礎,打造專業高效的“消警醫”力量體系
持續強化消防、公安、醫療、應急、交通等多部門協同聯動的專業救援力量建設,構建“核心力量+專業分隊+社會力量”的全域備勤梯隊。以區消防救援支隊、專業應急救援潼南支隊、民兵應急連為核心力量,實行“24小時備勤+平戰結合”機制,重點應對危化品泄漏、洪澇災害等急難險重任務;組建危化處置、無人機偵察、水上救援、綜合保障等7支專業分隊,配備特種裝備3164件(套),提升專業化處置能力;統籌藍天救援隊等社會力量和23個鎮街綜合應急救援大隊,配備裝備車、北斗終端、救生衣、水泵等裝備近萬件,筑牢基層防線。同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組織、人事部門對參與重大搶險救援的骨干人員,在評優晉升中優先考慮,并納入區級“最美應急人”表彰計劃;建立“理論+實操+認證”培訓體系,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
三、聚焦實戰提能,提升“消警醫”全鏈條處置效能
一是提升公眾衛生應急技能。對社會公眾持續開展14項技能培訓,推動實現社會救援力量與政府救援力量的優勢互補,提升公眾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強化聯合演練實效。聯合舉辦潼南.遂寧“戰汛-2023”跨區域綜合應急演練,遂潼川渝毗鄰地區含硫天然氣泄漏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戰汛—2025”數字防汛綜合應急演練,開展跨區域會商研判、信息共享、協同救援等聯動,有效磨合多跨協同應急指揮決策,錘煉“消警醫”跨區域應急救援實戰能力。三是創新科技賦能救援。投入無人機、5G單兵設備、水下聲吶等智能裝備,搭建“空中偵察—地面處置—遠程會診”立體救援模式。四是強化大型活動協同保障。制定大型活動專項保障預案,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實時預警風險,前置部署消防、公安、應急急救單元和醫療駐點,2023—2025年聯動完成龍舟賽、菜花節、人代會等各類大型活動保障,現場應急處置效率大幅提升。
四、深化區域協同,拓展“消警醫”聯動新維度
一是推動遂潼一體化聯動。與四川遂寧、安岳等地簽訂《應急救援聯動協議》,編制《遂潼跨區域聯合應急預案》,共享毗鄰地區救援資源數據庫。二是強化流域聯防聯控。建立涪江、瓊江流域“上下游聯防聯調”機制,聯合應對洪澇等自然災害。
感謝您對應急救援工作的關心支持!我們將持續深化“消警醫”協同機制,切實筑牢安全防線。
?
?
重慶市潼南區應急管理局
2025年5月29日
?
(此件公開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