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民生工程祛“心”疾 多維篩查護幼苗
為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權益,推動先天性心臟病早篩早治關口前移,潼南區衛生健康委創新建立“篩查-診斷-治療-康復”全鏈條保障機制,以兒童先心病免費篩查項目為抓手,將醫療服務從“被動治病”轉向“主動防病”,以“小切口”實現“大民生”,以實際行動守護孩子們“心”希望。
"小朋友們,我們來玩打電話游戲好不好?"在實驗幼兒園,梓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們正為孩子們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篩查、詢問、聽診、登記等工作,并為現場老師解難答疑,提供相關的專業咨詢等。據介紹,此次篩查對象覆蓋全園所有學生,除了聽診檢查外,現場為孩子們提供血常規、身高體重、視力等方面的檢查,確保“一次進校、全流程服務”。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是一項系統性、普惠性的民生工程,我們梓潼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轄區范圍內廣泛開展適齡兒童的篩查工作,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治療,確保轄區篩查工作全覆蓋。”梓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孫艷青說道。
“如果孩子出現口唇青紫、哭鬧時呼吸困難,或者總比同齡人容易疲累,一定要及時篩查。”在區人民醫院,兒內科主任正告訴候診區的家長們如何識別先心病早期征兆,科普先天性心臟病相關知識,“篩查絕非‘一聽了之’,而是系統性健康干預的起點。”區人民醫院兒內科主任梁艷告訴記者,在發現疑似病例后會轉診到醫院專科對孩子進行復核,全面評估病情,對符合有手術指征的患兒,及時組織專家對其進行集中救治。
為確保此項篩查工作高質量進行,我區積極整合醫療資源,組織召開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診斷培訓會6場,對全區28家醫療衛生機構超聲科、兒科、心內科等200余名醫護人員進行全覆蓋專業培訓,熟練掌握“雙指標法”,并分批次入校完成在校在園學生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全面免費篩查。
除校園篩查外,我區深化全周期篩查服務,暢通日常接診+入校體檢+入戶簽約+新生兒篩查等四條篩查渠道,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作用,將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范疇,在開展慢性病管理、健康隨訪時,同步為簽約家庭中適齡兒童提供上門篩查服務。
“今年區委、區政府繼續將‘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救助行動’納入區級重點民生實事,我們在去年先心病救助行動開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消存量、除增量’,深化全周期篩查服務,確保先天性心臟病篩查100%。”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海波說道。
據了解,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免費篩查是我區率先在重慶市開展的一項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全區公立醫療機構累計派出醫務人員700余人次,已完成兒童先心病篩查11萬余人次,初篩陽性人數450人,71名確診兒童目前已確定具有手術指征18人,已完成手術治療16人,所有患兒已安排專員隨訪,真正實現"篩查一個、建檔一個、跟蹤一個",形成了篩查-轉診-上報-救治閉環管理機制。不僅如此,我們還構建了“醫保+基金”普惠型救助體系,經篩查且自愿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部分費用按醫保政策予以報銷,部分費用由基金出資進行愛心救助,補償比例達76%,實現患兒“輕負擔”成功救治,對于個別家庭經濟條件較為困難的患兒,積極聯系成員單位及救治醫院,實現患兒“零負擔”成功救治。
“聚力建設區域心血管診療康復中心,探索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從預防、治療到康復的全鏈條服務,以點帶面切實提升我區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徐海波說道。下一步,區衛生健康委將加大篩查復核力度,對復核陽性且具有手術指征的患兒,積極開展幫扶救治,進一步推動“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救助行動”提質增效。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網站標識碼 5002230001 ICP備案號:渝ICP備18005005號-1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0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