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生態環境局關于潼南區第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265號建議辦理情況的答復函
劉靜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建議》(第265號)收悉,感謝您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關注和支持。針對您提出的建議,我局進行認真研究和辦理,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開展排查摸清底數
為扎實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我局牽頭開展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摸底調查,我區共建成鎮級污水處理廠20座,設計處理規模為19100立方米/日,建成污水管網120余公里;建成撤并場鎮及村級污水處理設施61座(套),設計處理規模為3233立方米/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90公里,農村200戶500人以上聚居區已基本上修建了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居全市前列。其中2022年三峽集團PPP項目新建完工10座(套),但因各鎮街過分追求項目及資金投入和PPP項目公司設計能力超前,修建項目設施能力遠大于實際處理能力,導致目前尚未正式投入運行。全區已正式運行的51座污水處理設施均交由專業的第三方公司專業進行運維。
二、強化設施升級改造
由于部分污水處理廠存在處理工藝較為落后、設施設備陳舊和管網破損等問題,2020年以來利用涪江PPP項目資金或上級補助資金對10座污水處理廠進行了升級改造。協調區水務集團通過“以獎促治”資金對7座村級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技改,目前所有改造和修復工作已完成。
三、提高污水收集率
一是加強監督管理。近年來,我局多次會同區傳媒集團分為4個組,對瓊江、涪江進行水環境的問題進行排查,針對污水管網堵塞、損壞,污水處理廠運行不正常等問題制定了整改方案,區委及區政府督查部門督促各有關鎮街積極整改,現已完成部分問題整改,污水治理率有了明顯提升;二是開展督查暗訪。近年來我區定期不定期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督查專項行動,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曝光通報,并對問題進行了移交和整改。三是持續推進污水設施建設。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因地制宜實施村聚居點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根據當地實際,按照“因村制宜,分類施治,管網同步,集中處理”的原則,對宜納入城鎮(或工業園區)污水管網的村莊,優先考慮將其納入管網統一處理。對不能納入城鎮(或工業園區)污水管網的村莊,污水量大且易于統一收集的,應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利用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活污水;對居住相對分散、污水難以收集的山區村莊,可結合疏浚溝渠塘壩、改廁建設三格式化糞池等處理生活污水。對鼓勵小型聚居點和散居農戶采用人工濕地、生物塘、農村改廁、戶用沼氣、化糞池以及儲糞還田等多種形式治理分散污水,加強改廁、資源化利用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
二是加強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進一步修訂完善全區村級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辦法,落實運維資金,將所有污水處理設施交由專業的第三方進行運行管理,確保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正常運行。
三是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長效機制。實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新建農村居民集聚點應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積極協調區農業農村委探索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后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及新方法,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四是持續推進涪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氣候適應性城市試點PPP項目的實施,加大對農村村級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督促協調三峽集團盡快完善已建的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投運。
五是積極協調區級財政將村級污水處理管網維護資金納入區級及鎮級財政預算統籌解決,同時按照屬地管理,誰受益誰管理原則,切實將加強鎮街對村級污水處理設施管理維護的考核工作,確保村級污水處理管網能及時修復及正常使用。
此復函已經彭緒仁局長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通過填寫回執及時反饋給我們,以便進一步改進工作。
?????????????????????????????????????????重慶市潼南區生態環境局
???????????????????????????????????????????2023年5月17日
?(聯系人:黃霞,聯系電話:816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