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
?
?
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 355 號
?
已經2022年12月8日市第五屆人民政府第19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
市 ?長??胡衡華????????
2023年1月2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
?
?
重慶市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
?
第一條??為了規范行政處罰裁量行為,保障和監督行政處罰裁量權的正確行使,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規范和行使,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行政處罰裁量權,是指行政處罰實施機關(以下稱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時,在法定權限范圍內依法決定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給予行政處罰具體種類和幅度的處置權。
第三條??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遵循公正公開、合法合理、程序正當、過罰相當、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高效便民的原則。
第四條??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綜合衡量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
第五條??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平等對待當事人,對同類違法行為且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綜合衡量因素相同或者相近的當事人,所適用的行政處罰的具體種類和幅度應當基本一致。
第六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行政機關規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七條??市、區縣(自治縣)司法行政部門具體負責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內規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
上級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規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委托實施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受委托組織規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行政機關內部負責行政執法監督的機構具體負責本機關規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第八條??市級行政機關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辦法的規定,綜合考慮裁量因素,合理劃分裁量階次,制定涉及本行業、本領域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國務院有關部門已經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市級行政機關不再制定本市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不能直接適用的,可以結合本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不超出國務院有關部門劃定的裁量階次或者幅度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裁量權范圍內,制定本市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區縣(自治縣)行政機關根據需要可以對上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的標準、條件、種類、幅度、方式、時限予以細化量化,但不得與上級行政機關已經制定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相抵觸。
第九條??法律、法規、規章新設或者調整行政處罰的,市級行政機關應當自法律、法規、規章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制定或者修改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因特殊情況不能在規定期限內制定或者修改的,經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制定或者修改期限,但最長不得超過1年。
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定或者修改前,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罰裁量規則,實施行政處罰。
行政機關定期組織評估行政處罰實施情況和必要性時,應當同時對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實施情況開展評估,對不適當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及時修改。
第十條??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制定、公布、備案等,依照《重慶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包括違法行為、法定依據、裁量階次、適用條件和具體標準等內容。
第十二條??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明確規定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的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行政處罰種類的,應當明確規定適用不同種類行政處罰的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行政處罰幅度的,應當合理劃分裁量階次,明確規定適用不同階次的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并處行政處罰的,應當明確單處或者并處行政處罰的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五)依法應當明確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行政處罰:
(一)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精神病人、智力殘疾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
(三)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
(五)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或者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在5年內未被發現的;
(六)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
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第十四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脅迫或者誘騙實施違法行為的;
(四)主動供述行政機關尚未掌握的違法行為的;
(五)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六)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且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
(七)主動中止違法行為,且危害后果輕微的;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殘疾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當事人因殘疾或者重大疾病等原因生活確有困難的;
(三)涉案財物或者違法所得較少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重行政處罰:
(一)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
(二)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主要作用或者脅迫、誘騙、教唆他人實施違法行為的;
(三)經責令停止、糾正違法行為后,仍繼續實施違法行為的;
(四)多次實施同一違法行為且已受過行政處罰的;
(五)偽造、變造、隱匿或者銷毀證據的;
(六)妨礙執法人員查處違法行為、暴力抗法的;
(七)對舉報人、證人、行政執法人員有報復行為的;
(八)侵害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等受特殊保護群體利益的;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從重處罰的其他情形。
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或者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為了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社會危害,行政機關對違反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的行為,應當依法快速、從重處罰。
第十六條??罰款數額的確定遵循下列規則:
(一)罰款為一定金額的倍數的,減輕處罰應當低于最低倍數,從輕處罰按最低倍數到最高倍數這一幅度的30%以下確定(包含本數),從重處罰按最低倍數到最高倍數這一幅度的70%以上確定(包含本數),一般處罰按最低倍數到最高倍數這一幅度的30%—70%實施行政處罰(不包含本數);
(二)罰款為一定幅度的數額的,減輕處罰應當低于最低罰款數額,從輕處罰按最低罰款數額到最高罰款數額這一幅度的30%以下確定(包含本數),從重處罰按最低罰款數額到最高罰款數額這一幅度的70%以上確定(包含本數),一般處罰按最低罰款數額到最高罰款數額這一幅度的30%—70%實施行政處罰(不包含本數);
(三)罰款只規定最高數額沒有規定最低數額的,減輕處罰按最高罰款數額的10%以下確定(不包含本數),從輕處罰按最高罰款數額的10%—30%確定(包含本數),從重處罰按最高罰款數額的70%以上確定(包含本數),一般處罰按最高罰款數額的30%—70%實施行政處罰(不包含本數)。
第十七條??當事人具有多種裁量情節的,按照下列規則實施行政處罰:
(一)具有2個或者2個以上從輕情節且不具有從重情節的,一般按照最低處罰幅度實施行政處罰;
(二)具有2個或者2個以上從重情節且不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的,一般按照最高處罰幅度實施行政處罰;
(三)對既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又具有從重情節的,應當綜合衡量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同一違法行為設定了可以并處行政處罰的,按照下列規則實施行政處罰:
(一)對只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的,實施單處;
(二)對只具有從重情節的,實施并處;
(三)對既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又具有從重情節的,應當綜合衡量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單處或者并處。
第十九條??行政機關適用本機關制定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可能出現明顯不當、顯失公平,或者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的,經本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或者集體討論通過后可以調整適用,批準材料或者集體討論記錄應作為執法案卷的一部分歸檔保存。
行政機關適用上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可能出現明顯不當、顯失公平,或者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的,報請該基準制定機關批準后,可以調整適用。
第二十條??行政機關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對適用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情況進行說明,增強說理性。
第二十一條??行政機關應當推進行政處罰裁量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將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內容嵌入行政執法信息系統,為行政執法人員提供精準指引,有效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
第二十二條??行政機關發現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違法或者不當的,應當依法主動、及時糾正。
第二十三條??司法行政部門和上級行政機關可以通過行政執法情況檢查、行政處罰案卷評查、依法行政考核、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行政處罰投訴舉報處理、發布行政處罰典型案例等方式,對規范和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的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二十四條??行政復議機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應當把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作為審查具體行政行為適當性的依據。行政復議申請人認為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不合法的,可以一并提出審查申請,行政復議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對不符合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實施的行政處罰,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等方式對行政機關實施指導和監督。
第二十五條??行政機關違反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有關規定的,由有權機關責令改正或者依法糾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六條??國家實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機關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公布前已經制定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與本辦法規定不相符的,應當自本辦法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予以修改;沒有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應當自本辦法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制定。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吨貞c市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238號)同時廢止。
?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