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重慶市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
重慶市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
2024年,我委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重慶市潼南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潼南區《2024年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有關要求,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現就2024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強化理論學習,提升法治思維能力
我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一是領導班子帶頭學。利用黨工委辦公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活動、專題讀書班,組織開展集體學法9次,開展法制專題學習2次,廣泛持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紀黨章、涉農法律法規,并結合區農業農村工作進行貫徹落實安排,使干部職工學法、普法進一步常態化。二是干部職工利用書籍、報紙、網絡媒體主動學。全委干部職工通過訂購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法治日報》《重慶法制報》以及“學習強國”“干部網絡學院”平臺等主動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同時,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參加年度全市法治理論知識學習考試,確保參考率、合格率均達100%,進一步提高了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加大宣傳力度,深入開展普法宣傳
一是持續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在日常廣泛開展法治宣傳的同時,結合移動辦公、“科技下鄉”“3·15”“安全生產月”等特殊時段和節點,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利用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經營主體培訓班、現場會、專題宣講等活動,深入村社、院壩、集市、園區開展憲法、民法典、十年禁漁等各類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集中法治宣傳教育活動。2024年,共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90余場次,發放宣傳單、宣傳書籍、宣傳袋等宣傳資料3萬余份,接受咨詢3500余人次。二是全面推進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按照認定標準,經各村(涉農社區)遴選、各鎮街初選推薦,我委會同區司法局審核后上報市農業農村委,2024年認定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563戶,授牌以及平臺備案均已完成。為落實好“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農業綜合執法支隊組織執法骨干編印學習書籍、制作宣講課件,采取執法大隊、科室包鎮街和執法人員一對一的方式,深入農村與學法用法示范戶“結對子”。累計開展農村學法用法“結對子”集中培訓8次,培訓人員322人次。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是繼續強化“渝快辦”平臺運用。加強“渝快辦”效能監管,推行“超期、異常、差評”三項預警機制。按規定減少環節辦結時限,壓縮材料比例,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路、一次辦”。二是推進數據證照互認共享。加強電子證照和電子簽章的運用和比例,依托共享數據庫,持續提升在線身份認證、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發票、電子收據應用覆蓋率,通過直接取消證照材料或數據共享、在線核驗等方式,推動實現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實體證照。三是持續推進“一窗綜辦”服務模式。我委配合區政務服務辦,與消防、林業、文旅委等多個部門進行“一窗綜辦”新模式,依托“渝快辦”平臺,實行數據共享,綜合服務,讓群眾在任何窗口都能辦理自己需要辦理的業務,杜絕了排隊等情況,讓群眾享受更優質的政務服務。目前我委共52項行政許可服務事項,通過“渝快辦”平臺辦理582件,無超期辦結,無差評反饋。四是推進涉農信用信息體系建設。配合區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開展“三農”信用信息數據歸集,深入推進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進一步提升信用信息數量和質量,確保數據合規、及時。五是認真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制定年度抽查計劃及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分類抽查標準,合理確定隨機抽查比例。全年,共開展內部“雙隨機”抽查檢查41次,與區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抽查檢查(動物診療)1次,累計檢查生產經營場所120家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提高了檢查效率,也減輕了企業負擔。
(四)強化依法決策,發揮法治保障作用
一是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重慶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嚴格遵守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保證決策質量,提高決策效率,明確決策責任,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二是持續開展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起草的規范性文件,均按要求及時送區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查報備,進一步使備案審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2024年新增審查報備規范性文件4件,廢止2件。三是認真做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強化與區聯席辦的溝通協調,逐步建立健全審查機制,做好增量審查、存量清理,防止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政策措施出臺。四是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2024年法律顧問提供的各項專業咨詢意見共計115件,包含合同協議審查67件,參與訴訟11件(其中代理行政執法案件6件),協助審查行政處罰案卷30件,提出其他有關法律風險的預測與防范意見7件。
(五)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行政執法能力
一是持續落實農業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嚴格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實施,及時將執法主體、人員、職責、權限等內容在政府網站公示,執法人員均配備有執法記錄儀和“慧執法”終端,執法時實行亮證制度,按要求制作執法文書,對普通程序農業違法案件均進行法制審核,處罰決定作出后及時向社會公開。二是規范農業行政處罰裁量行為。貫徹落實《重慶市農業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重慶市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重慶市農業農村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清單》等制度,廣泛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努力做到寬嚴相濟、法理相融,優化農業農村領域法治環境。三是引進人才加強執法人員業務培訓。2024年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新招錄參公人員4人,充實執法隊伍。同時,累計組織執法人員參加部級、市級、區級組織的線上、線下培訓以及學習交流共計41次344人次,引導執法人員牢固樹立依法行政意識,熟練靈活運用調查取證、文書制作等執法辦案技能,切實提升執法人員嚴格規范執法辦案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落實“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改革要求,針對本領域賦權事項,結合工作實際,對鎮街農業執法人員進行了1期執法業務培訓,開展秸稈禁燒執法辦案培訓2次。同時,采取派駐、包片等方式下沉執法力量與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統籌運行,強化對鎮街農業執法的培訓監督指導。同時,推進行政執法和行政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建設,目前,已完成“執法+監督”一體化數字應用前期入駐工作,包括執法主體資格確認、基礎參數配置、電子印章綁定、執法人員入駐以及執法事項認領工作。
(六)落實重點任務,提升農業執法質效
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深入貫徹落實市、區工作要求,堅持執法辦案主業,嚴厲打擊農業領域違法行為,一是狠抓農業投入品執法。對全區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業種植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進行不定期的執法檢查,出動執法人員480人次,檢查農資銷售企業(戶)253家次,下達責令整改18件。二是做好“十年禁漁”工作。全面開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出動執法人員350余人次,執法車輛143車次,實現漁具經營點、水產品銷售經營點、涉漁餐飲店、農貿市場檢查全覆蓋。進一步規范垂釣管理,出動執法人員9000余人次,勸離游釣人員2000余人次。三是抓好農機執法工作。強化日常監督,不定期對拖拉機、微耕機、變型拖拉機等機械和農機合作社的檢查,開展路檢路查73次,檢查農業機械143臺套、農機專業合作社21家次。持續推進變型拖拉機清零工作,截至目前,全區變型拖拉機已清零,去存率100%。四是開展宅基地執法工作。通過各級轉辦、衛片圖斑、群眾舉報、日常巡查等渠道,獲取農村宅基地建房違法線索,對其進行分類管理,按照一條線索、一套方案,處理好農村宅基地違法建房行為。五是開展聯合執法工作。我委與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資陽市安岳縣、銅梁區、合川區簽訂執法協議,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0余次。與區公安局、區交通運輸委、潼南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在禁漁、農機、畜禽運輸、農資打假等領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30余次。與重慶市道路運輸高速執法支隊八大隊簽訂合作協議,對全區高速路下道口發現的無檢疫證明運輸動物等違法行為聯合查處。六是做好動物衛生監督工作。不定期開展動物監督衛生執法檢查,檢查各類主體327家次,出動人員416人次,嚴把動物產地檢疫關、屠宰檢疫關,監督駐場官方獸醫對進場待宰動物及運輸車輛查證驗物。做好調運備案監管,落實好動物檢疫申報制度。抓好雙江高速道口動物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確保過境動物及動物產品查證驗物率100%,運輸車輛防疫消毒率100%。七是開展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巡查。為管控好露天秸稈焚燒工作,打贏藍天保衛戰,出動執法人員300余人次,撲滅火點40余處。2024年,共辦理涉農案件49件,其中行政處罰案件39件(普通程序32件,簡易程序7件),罰沒款共計12.27935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9件,待移送1件。有力打擊了涉農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主要負責人帶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堅持統籌協調、權責一致,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較好完成全年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各項工作任務。一是認真組織學習,組織召開工作會議聽取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匯報,深入學習宣傳上級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工作要求,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等重要問題進行研究部署,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二是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渝快辦”效能,持續動態調整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三是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采納法律顧問專業意見,切實發揮法律顧問在行政決策中法律風險防范作用。四是促進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緊扣“農管”輿情部署教育整頓工作,有效化解輿情風險,扎實開展行政執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整治,深入推進執法案件評查整改,嚴格規范執法辦案。五是維護司法權威,認真落實司法、檢察建議、行政復議工作制度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
三、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委在法治建設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一是普法宣傳成效有待提升。普法廣度、深度不夠,普法形式、普法內容、普法載體的創新性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普法工作發展需要。二是農業執法力量有待加強。隨著農業農村業務的擴大,“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改革的推進,面對大量執法事項的承接,現有力量難以承擔日益繁重的工作職能,農業執法壓力進一步增大。三是執法人員辦案水平有待提高。法律專業人員較少,對相關法律專業知識掌握不精,對違法行為分析研判、熟練掌握執法流程、規范制作執法文書等能力需進一步加強。
四、2025年工作計劃
我委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依法治農”“法治農業”理念,繼續做好涉農領域的各項法治工作 ,以保障農業投入品安全、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根本,重點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管理制度。堅持集體審議,持續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強化行政規范性文件及公平競爭審查,確保重大行政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二是優化農業農村領域營商環境。對行政審批事項、內容、流程進一步清理和規范,配合有關部門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三是抓好農業行政執法鄉鎮賦權。按照“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改革要求,加強對蹲點及片區人員的管理,繼續做好對鎮街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指導。四是推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訓,與學法用法示范戶“結對子”,大力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好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的引領輻射作用。五是持續加強農業執法隊伍建設。繼續組織參加各類培訓學習,重點對案件查處、調查取證能力和水平、執法文書制作、涉農法律法規進行學習培訓,提升執法人員的法治素質和執法辦案水平。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