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重慶市潼南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根據《關于報送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的通知》文件要求,現將我委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我委高度重視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的學習,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作為干部職工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會學習和自學等學習形式,廣泛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內核實質,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職工學法、守法、用法、普法觀念意識,全面建設法治國資法治國企。組織觀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直播,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略部署情況,使廣大干部職工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22年,通過中心組學習、干部職工大會等線下方式開展學習10次;通過學習強國、重慶干部網絡學院等APP開展常態化線上學習,我委《公務員法》干部網絡學院專題課程完成率達100%。
(二)健全政府機構職能體系
一是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落實《潼南區支持中小微企業“信易貸”工作的實施方案》《潼南區“信易貸·渝惠融”工作推進方案》,加強潼南區獲得信貸信用體系建設;引導金融機構給予信用鎮、種養殖大戶、合作經濟組織等給予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服務優先等激勵政策,提升貧困戶信用意識,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截至目前,累計建設信用村34個、信用戶1298戶,采集農戶數據5萬余條;推出“專精特新信用貸”“好企知產貸”“信用E貸”等創新產品45種,其中信用類24種,截至12月底,共發放“信易貸”系列產品1486筆4.82億元。二是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全力抓好延期還本付息、減費讓利、暢通融資渠道等各項金融政策落地落實,惠及民營市場主體4266戶,惠及金額30.42億元,助力關鍵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高質量發展。鼓勵擔保公司主動減費讓利,累計逐步降低融資擔保費27筆7816萬元,降低費用64.795萬元;加強政銀企對接,成功舉辦我區首次“融資對接沙龍”,召開政銀企對接會6次,會上簽約金額共計56.13億元,及時收集融資需求946條,需求金額118.73億元。截至12月末,全區存貸款余額883億元,增速為16.25 %,增速排在全市第2;存貸比84.11%,較上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其中:存款余額479.6億元,增速為13.75%,排全市10;貸款余額403.41億元,增速為19.38%,增速排在全市第1。三是有序推進國企做大做強。對標對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市級考核目標,全面完成“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等8大類25項重點改革任務;實施區屬國有重點企業重組整合,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減少重點企業2家、核定減少內設機構10個、子公司3個、員工總數260個;督促企業落實“631債務償還機制”,守住債務不爆雷的底線。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是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對涉法事件、合同簽訂等,主動征求法律顧問意見,促進律師在依法決策中發揮作用。2022年,法律顧問列席辦公會6次,審查合同、協議5個。二是加強企業法治工作隊伍建設。要求各國企必須配備法務工作人員,且必須符合本科及以上學歷或2年從業經驗。截至目前,6家區屬國有重點企業均配備了法務人員,覆蓋率達100%。三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全面落實《重慶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嚴格履行調研起草、征求意見、協調分歧、法律審核、審議決定、簽署、編號、公布等程序。2022年,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2次,全年無新增規范性文件。
(四)健全行政決策制度體系
嚴格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執行“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凡是我委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及大額資金使用都經黨委會、主任辦公會等會議討論決定,如實記錄討論情況和決定事項、完整整理歸檔保存。
(五)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
聯合公安、市場監管、屬地鎮街等部門開展虛擬貨幣、非法集資等金融領域風險排查和專項整治行動8次,實地走訪排查企業200余家,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經排查,未發現新的金融風險點。
2022年,積極參加區應急局組織的應急培訓會1次;與區財政局聯合開展消防知識培訓1次,開展應急演練1次;線上傳達突發事件應對知識3次,有效增強干部職工應急處置意識。
(七)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體系
一是注重信訪案件處置。全年線上線下收到涉及金融政策、非法集資等信訪咨詢投訴案件6起,信訪件辦結率和信訪人滿意率100%。二是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開展常態化防范非法金融風險宣傳活動30次,發放各類打非宣傳資料14萬余份,發送宣傳短信近130萬條;聯合公安、市場監管、屬地鎮街等部門開展金融領域風險排查和專項整治行動8次,實地走訪排查企業200余家,未發現新的金融風險點;加強風險監測預警,組織傳媒集團發布風險提示4篇;處理市交辦、區縣移交、區級排查發現風險線索5起,行政約談相關企業負責人12人次,毫不松懈狠抓問題整改,確保風險不蔓延升級。
(八)健全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
一是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工作。及時公開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報告、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等公開信息;主動公開內設機構及金融機構有關事項2條;積極上傳我委信息動態,充實網站“部門鎮街”欄目,全年共上傳動態39條;認真貫徹落實依申請公開答復規范,及時受理申請,限時答復申請。二是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自覺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匯報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國有資產管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認真聽取人大意見,確保工作得到落實。2022年,主辦人大代表建議5件,辦結率、滿意率100 %。三是主動參與政治協商。主動對接政協委員,積極辦理國資、國企及金融提案辦理,提高提案辦理質量。2022年,主辦政協提案7件,辦結率、滿意度100%。
(九)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
積極配合相關單位,有序推進政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政務數據共享等工作,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
(十)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
一是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貫徹落實我區2022年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認真部署謀劃依法行政各項工作。二是嚴格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聚焦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帶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三是自覺接受法治政府建設督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相關任務,接受區依法治區辦對我委的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四是落實年度報告制度。按要求向依法治區報送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并在區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報告內容,接受社會評議監督。五是開展法治專題培訓。在“3·15”“4.15”等特殊時間節點,深入鎮街、學校、企業等領域,重點圍繞《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校園貸”、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等內容開展宣傳教育活動。2022年開展宣傳教育活動30次,發放宣傳資料14萬份,發送宣傳短信近130萬條。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2022年度,我委黨委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一是帶頭學法守法,切實發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作用,落實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二是傳達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督促班子成員樹立榜樣標桿的模范帶頭作用,帶動本部門、本單位人員依法行政。三是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抓好我委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工作,要求各科室、各部門踐行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上報部署、重大問題上報解決、重點環節上報協調、重要任務上報督辦工作要求。四是加強國資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落實談話提醒制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風險點防控,規范國企財務管理,完善國企內控制度,有效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責任制,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過去一年里,我委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一是部分工作人員對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二是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還有待提升,專業性有待提高,專業人員缺乏。三是法治建設宣傳教育效果需進一步提升,學法用法積極性和創新性不足。
四、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思路和目標舉措
2023年,我委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國家、市、區對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各項要求開展工作。一是深入抓好領導干部學法用法。不斷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切實加強法律培訓,努力提高機關工作人員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增強領導干部自身的法治教育和學習,牢固樹立法律權威至上、法律大于權力、權力服從法律的觀念,在發展經濟社會事務、協調處理矛盾糾紛時,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二是抓住群眾的普法教育不放松。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普法責任清單各項工作要求,利用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大力宣傳法律知識、“防非”知識等,讓群眾知法、學法,增強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三是進一步加強處非工作。在已開展的專項行動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涉非法集資領域問題線索摸排力度,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進行重點檢查,常態化開展風險排查處置,防范非法集資風險發生。
重慶市潼南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3年1月29日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